近日,省環保局向媒體通報了環境責任考核情況。河南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生廠廠家除了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改進、強化脫氮除磷功能外,污水處理廠的設備改造、過程控制、水力條件優化也不容忽視。業內人士提出,可以采用高效、無堵塞的水泵和變頻設備,提高設備的效率,降低能耗和運行費用,減少設備檢修率。河南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供應商可自動控制運行,連續生產,無級調速,對多種污泥適用,適用于給水排水,造紙,鑄造,皮革,紡織,化工,食品等多種行業的污泥脫水。河南一體化預制泵站公司結構緊湊,處置污水中污物的技術問題十分復雜,領先的自由專利技術“污物自動隔離排放”技術,使得泵站排水像是在重力排水管道中一樣流暢與穩定!
通知指出,我省21家地級以上上市公司全部完成了年度環境保護目標和任務。其中珠海、河源、惠州、陽江和潮州在環保責任評估方面成績突出,其余16個城市通過評估。
通報顯示,環保工作取得積極成效。我省共新建污水處理廠20座,新增日處理能力92.8萬噸;新建火電機組1165.5萬千瓦,配套新增脫硫能力29.2萬噸;新建2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中心,整體環境質量保持基本穩定,局部有所改善。
但評估也表明,實現本屆政府環保責任目標和“十一五”環保規劃目標任務依然十分艱巨。很多城市的環保工作還存在一些差距:一是工作機制不暢,環保責任不落實。二是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緩慢,設施管理不規范。到年底,汕尾、揭陽列為生活污水處理率仍為0的地級市;河源、梅州、汕尾等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0。三是環保機構和隊伍建設不適應環保工作要求,特別是在基層縣鄉兩級。環保部門資金來源得不到保障,環境監測監管所需的技術設備和監測手段普遍落后,突發污染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差,現場執法能力不足。四是環境管理能力仍然薄弱。全省仍有9個地級掛牌未通過監測站規范驗收;環境監測和質量控制需要進一步加強。全省仍有9個地級市尚未達到環境監測標準化要求。五是規劃滯后。部分城市未按省政府要求完成本轄區環境保護規劃編制,上報省環保局審查。
通知指出,當前全省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。一是污染物排放總量仍然很大,總量控制任務艱巨。二是污染隱患多,污染事故時有發生,突發環境事件增多。三是污染向山區、農村轉移問題更加突出。四是環保法制建設不完善,環境監管和應急處置能力不足。